我還記得SS教授在形容混蛋綠眸小貓的時候說過什麼。
那句話我自己寫,所以也記得特別深刻。
其實他說得沒錯:)
你越愛那個人,照道理,恨的時候,離開也應該比誰都要離開得更徹底。
之所以會猶豫不決,其實是因為,還愛著、而且還未到恨。
是因為心底裡,還是希望對方會挽留,就算只是一句不要走也已經足夠了。
要是真的毫無留戀、已經到了恨,就會徹底離開了。
說要離開其實只是想被挽留,聽就聽了很多遍,懂就真的是現在才懂。
我自己會走。
我只是離不開而已,時間過了,一定可以的。
我只是、還需要點時間。
因為已經走得太遠、時間也花得太多了。
***
好先生精神上的無條件支持。
聰明先生對我進行的無數心理輔導以及那句最重要的支持說話。
王先生的無聊對話以及成熟的感想。
以上都是我這陣子能夠活過來的原因。
實在很不想向好先生發脾氣,但是已經習慣性地養成了依賴。
習慣性地有問題就找他,習慣性地要他聽我發瘋,習慣性地受傷了要他為我療傷。
習慣性的依賴。
因為他知道我需要什麼,就像在網絡世界上的櫻桃之於我一樣,永遠知道我真正需要什麼。
雖然很不想承認,但是還是想一直依賴下去。
因為他就是會一直在,每當我需要他的時候他就在,就是這麼簡單,承諾、照顧。
無法兌現也沒關係。
只要承諾。
至於聰明先生,則是無法失去的心理輔導員。
沒有他的話,我的通識我的數學也不知道到底要怎辦才好。
而且就是,當我能力感方向感獨特感聯繫感安全感偏低的時候。
唯獨他讓我整個活起來。
他說過,永遠都會支持我。
他說過,傷害我、離開我的人只是還不知道我的好處,總有人懂得欣賞我。
我就知道他是其中一個,他欣賞我,支持我。
讓我自己,總有人會把我放在掌心中寵愛。
***
習慣性地寫故事一直寫到很長。
而且大部分都是HE,即使是女主角最後會死掉也好,男主角也永遠會愛著她。
結局通常很晚才會寫完,我不習慣把故事如此快就END掉。
或許是因為,我喜歡長長久久,雖然始終會完結,但是越長越好。
只是我沒想到。
屬於自己的故事,結局卻如此快就寫好而已。
雖然說,我身邊的人和我的故事多是很快就結束。
除了好先生和聰明先生等人,我重視的人,通常很快結局就會出來了。
晴是這樣,樂是這樣,寶是這樣。
很多也是這樣,或許在未來的一天,故事又會再開始新一版。
就像王先生一樣,以為結局出來了,結果在再次交會的一刻,故事又從新開始。
雖然結構不一樣,但至少也是一個新的開始。
可惜的是,每個故事大概只有一次重來的機會。
我在乎、然後我把和王先生的關係小心化,沒有刻意,但是很自然的變得更小心。
因為心知肚明,再來一次,就真的要結局了。
只是不知道為什麼,有的故事即使再來一次,結局也不會變。
或許就像別人說的,正如時光倒流,事情一樣會發現,畢竟人沒有改變,決定也一樣。
所以重來一次,如果那個人沒有改變的話,結局始終也會一樣、
特別是,無論怎努力也好,也始終改變不了,也忘記不了。
所以結局只好一樣。
我努力讓自己的故事不結束,即使結束,那也會是很久很久以後。
但是這次我卻感到無力了,順其自然,我也只能夠這樣了,因為無法配合、因為無力、因為累。
因為,即使再愛,也無法再做什麼了。
我期待結局會在很久很久的那個之後出現,但是如果在那之前,它就要出現,那,我也無能為力,只遺憾。
***
- Oct 01 Thu 2009 00:21
離開。過份的依賴。活過來。故事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